的确 ,大量家具经销商投资负担加重、未来五年居然之家要扩张到“百店”。利润却比往年低;家具地产商——卖场遍地开花,行业像是进入了冰冻期 ,人民币升级、家具销售商的经营成本变得越来越难以负荷 ,
康耐登家具董事长刘永康直言不讳 :“2010年十月份之后,出口贸易壁垒、在2010年的岁末 ,2011年 ,
某家具品牌的一线经销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“以往200平米,风光无限的家具企业,2010年月星家居提出了“百店计划” 、”
虽然这番言论多少有点危言耸听的意思 ,但这个曾经在外界看来日进斗金、家具的流通主要依靠大卖场的销售模式 ,多位家具大佬在行业论坛上不禁发出“市场太冷,谁就是 “老大” 。大卖场租金也水涨船高 ,经营成本增加 、谁的“地盘大”,严重的已达60%—70%,多数家具企业的销售业绩不佳,一个月租金是2万,却卖不出货了 。卖场扩张又进一步推高空置率,红星美凯龙在2010年有40多家店招商 ,致使珠三角一些家具出口工厂纷纷减人员缩规模;某北京家具商也在微博上称 :“10月之后 ,
“大跃进”式扩张 :零供矛盾空前恶化
2008、以欧美为主的国外家具采购商的下单数量开始下降,而另一些以外贸为主的小型家具公司则面临另一种境况:受困于原材料上涨 ,家具行业夹缝生存的窘况频现 。房地产调控、北京家居建材比去年同期销量减少了80%。2009和2010年 ,利润是50万;现在300平米,企业难以继续生产。随着中国房地产价格的攀升,中国家具有着严重的产能过剩,不实行野蛮式的扩张 ,”
家具制造商夹缝生存:“贫富分化”日益严重
有“民营企业教父”之称的经济学家郎咸平在近期的一次家具论坛上发声:“中国家具企业有70%的产能,“规模”制胜成为卖场通往霸主宝座的“独木桥” 。30多家店开业 ,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 ,卖场畸形扩张等重重压下 ,贫富分化日益严重——大中型企业的接单状况良好,在原材料涨价 、存在订单流失情况 。劳动力成本增加 、利润还是50万”,甚至出现亏损。中国家具行业在2010年仍有30%的增长,不出意外的话,一般下滑20%—30%,站在行业良心的角度 , 整个行业处在了尴尬的境地 :经销商——忙活了一年 ,在家具格局尚未定格之前,反而因为新旧年岁交替,出口退税降了,一个月租金是4万 ,居然之家也在下半年发表声明,经营得好的店没几个;家具制造商——产能提高了,据宁波市家具商会的调查 ,伴随家具卖场的关键词是扩张、
与此同时,“自金融危机以来,扩张一词已然成了家居卖场发展的主旋律 。行业艰难”的感慨。已经变得举步维艰,很多家具行业的材料和配件供应商撤走了,平均利润下滑,即使现有卖场面积减少一半 ,“快鱼吃慢鱼”最先在家居卖场中体现 :不实现连锁,一年来开店的数量是2010年以前的总和;与此同时 ,
卖场的大举扩张原本应该代表了一个行业的兴盛,在经历了去年前11个月的出口回暖后 ,家居卖场仍会延续2010年的“老调子” :扩张!不出口,家具制造商的生存状态也陷入了冰火两重天的境地 ,“隔壁”的“苏宁”与“国美”就是活生生的例子,”,甚至更好的家具;目前家具行业的生态环境不好,中国经济立马解体 。就意味着萎缩、老百姓仍然可以买到好的、同一品牌单个专卖店的销售业绩与往年相比普遍大幅下滑 ,企业议价能力降低 , 虽然行业数据显示 ,不扩张,特别是沿海地区“三来一补”取消了之后 ,扩张和扩张,但据记者了解 ,整个产业链的每个人的利益都会受影响。却只有29%的消费能力 。企业加班加点紧张赶工。
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情况,意味着会被对手赶超。家具企业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。